-
产品逻辑总是梳理不清楚,很有边界情况没有考虑到,比如联网状态、登录态、弱网情况等;
-
只考虑到正向流程,返回操作和异常操作没有考虑到,比如退出是否二次确认,未保存返回时是否保存当前内容等; -
自己觉得产品逻辑已经梳理清楚了,但是业务逻辑是有出入的; -
多个产品中没有公共模块,导致相同业务的相同功能在不同的产品中逻辑不一样 -
……
John之前说过逻辑三段论:
聚类、递归和因果。
那么在项目的过程中,项目组不同的角色他们也会有自己的逻辑方式:
需要业务伙伴解释清楚:
这个业务想为哪些用户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,目的是什么?
——业务评审会
需要产品经理在这个场景中能满足业务的哪些需求,通过原型交互方式、不同页面的跳转规则、角色判断等来对项目组其他同事梳理清楚。
——产品评审会
需要依托于产品经理做这样的原型背景下,UI应该用怎样的视觉来让对应用户沉浸在该场景中。
——设计评审会
UE协同产品经理表达怎样的交互让用户感觉更加的友好,增强用户的操作感——交互评审会(和产品评审会一起)
有些逻辑可能用技术语言描述更清楚一点,以及对技术有特殊的要求。
前后端接口、数据对接等。
——接口评审会
其实产品逻辑可以分为四大类:
基础产品逻辑、业务逻辑、系统逻辑和思维逻辑。
那么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聊下:
-
需要做什么业务?
-
做这个业务的目的是什么?
-
这个业务的用户群是什么?
-
是需要解决这个用户群的什么问题?
这个业务是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些用户的什么问题,目的是什么?
这儿John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下:
那么产品经理需要从这几个方向去思考下:
主要是为了彰显优惠券的重要性,同时也方便合理的召回用户(利于消息的PUSH)
以下是John针对这五个需求场景和优惠券显示常用字段整理:
要试着从产品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新业务发生的场景、与现有业务的区别,从他们近似大白话的描述中捕捉到自己关注的信息,从而确定对自己负责内容的影响范围。
可以用产品自查表去梳理清楚,John之前写过产品经理自查表,可以去看看——
产品经理基础逻辑自查表
。
而是要去根据自己的产品从主体到细节的思考产品过程。
所以可以从下面三个三个方向去考虑:
竞争对手现在有多大的成绩?
你的产品的商业模式是什么?
应该怎么走?
John在公众号写过产品架构的文,但是锻炼这种思维绝不是只是去了解下自己的产品。
而是首先去通过行业去分析你的产品目前所处的位置,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制定可行性的产品路线图。
通过业务去整合模块去梳理。
比如在电商产品中:
商业模式对于电商来说,有简单的搭建平台和自营方式。
这样的方式,就是对于前端产品的架构设计提出了要求。
我们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产品架构。
在商业模式思考上,要把核心业务赢利点的流程设计清晰。
在运营模式思考上,要对公司后台管理人员进行有效了解和知晓未来产品推广的方向。
在通过大运营的模式下,去提高产品设计结构完美性。
对于后台使用者来说,会有不同管理权限和对应的不同职责。
在设计后台时,尤其要考虑使用人员的所在公司等级关系情况。
针对性的进行设计。
除了用户初次登录使用之外,几乎绝大部分的情况都是登录情况下进行操作。
我们要尽量监控和维护用户所产生的数据。
对于数据来说,我们在产品结构中是称为很底层的东西。
在这个底层的数据中,我们需要通过数据挖掘去发现业务和进行业务营收的重任。
竞品分析→产品业务框架→商业模式→用户体系→产品规划→运营规划。
只有这样才能清楚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执行。
有些产品经理恨不得每天去讨论产品每个像素、每个颜色、每个按钮的设计。
恨不得在原型里面埋上上百个交互细节,以体现自己产品设计细节的精妙之处。
不过遗憾的是,产品的成败似乎与这些无关。
而产品细节更多的体现在【需求本身的细节】和【功能逻辑的细节】这两个方面:
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理念下,谁都会提需求。
老板会提,开发会提,甚至用户都会提,在福特汽车时代,用户也会提出需要一匹跑得快的马。
但是只有成熟的产品经理才能真正能准确判断需求价值,具备筛选需求能力。
产品经理永远是决定做对的事情的人,而所谓对的事情,其实就是选择最合理最符合当前产品背景的需求。
面对让人心动的创意,产品经理如何判断出需求是否有价值?
需求的场景是否靠谱?
在多个重要需求中,如何权衡、取舍、妥协?
光是这些决定,就需要产品经理全身心投入进去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
某电商平台需要开发一个退款的功能。
在需求上,退款绝对是常规需求。
那么问题来了,如果要实现退款这个需求?
一定要关注的细节有:
-
用户支付过程中用了优惠券是否要退?
-
一个订单多个商品如何只退一个?
-
由谁来确定用户的退款申请?
-
退款是原路返回还是到用户的平台账号中?
-
退款时限多长?
-
是否所有产品都支持退款?
产品经理应该是全公司最了解自己产品每个功能细节的人,他要帮助技术了解每个需求的场景,帮助运营把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。
既然选择了产品经理这个行业,就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,技多不压身并非一句空话。
产品经理针对这三个方面需要去思考其中的场景。
在针对于系统层面分析选择就你那个得心应手了。
日常工作的方式思考、产品经理个人的习惯等。
那么主要通过三个方面:
产品严谨性、产品完整性和产品敏锐性。
电商中结算体系,当出现新业务需要向商家进行计费和结算时,除了正向订单货款,还要考虑退货退款的逆向场景。
要新增一个数据字段,除了增量数据可由程序自动赋值,还要兼顾历史数据如何清洗。
比如O2O电商产品中, 既有负责商家、商品、订单、售后各个条线的垂直产品经理,还有一个负责综合类项目,梳理整体流程的综合产品经理,相对于前者,后者则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,才能把一个综合类项目串起来,不至于遗漏其中的某一个环节。
产品经理也不要一叶蔽目,只关注自己所做的内容,而是要去思考全局性。
包括在面试的时候不要很抽象的解释什么是严谨性?
而是通过案例去诠释你的想法。
写文不易。
谢谢! :)
声明:
本文采用
BY-NC-SA
协议进行授权,如无注明均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转自
大白PM
本文地址: 产品经理,你真的清楚产品逻辑吗?
本文地址: 产品经理,你真的清楚产品逻辑吗?